随着大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度的国学提升,国学培训热随之兴起。培训然而调查发现,去伪国学培训领域出现了一些“怪现状”。国学一些国学培训机构假借“国学”旗号,培训传播迷信、去伪诈骗敛财。国学受访者表示,培训应加大对国学培训中不良活动的去伪整治力度,同时,国学在互联网平台升级监管方式,培训构建对这类违规培训的去伪联动监测体系。(据11月28日新华社报道)
近年来,国学国学教育热潮兴起,培训贴上国学标签的去伪培训更容易受到追捧,但有些国学培训却变了味、走了样,把糟粕宣传成精华,宣扬封建迷信思想。例如,此前在一些城市受到不少人热捧的“女德班”,提倡“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,逆来顺受,绝不离婚”;有的国学培训宣称“家暴是消除业障”“男尊女卑不等于重男轻女”等。在线上线下,不少不法分子摇身一变成了“国学大师”,拿封建糟粕当国学传承,欺骗消费者的同时还导致了谬论流传。
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,而“伪国学”不过是披着国学的“马甲”、附着在国学身上的“吸血虫”。“伪国学”培训对传统文化“去其精华,取其糟粕”,不法分子借助“国学热”浑水摸鱼,将黑手伸向了消费者的钱包,也伸向了优秀传统文化宝库,严重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。
教育部2019年就发文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占卜、风水、算命等封建糟粕。因此,对于此类“伪国学”培训,必须剥掉其“马甲”伪装、严厉打击。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,严格国学培训班准入机制,促进民间国学教育机构制度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发展。网络平台要尽好管理责任,配合相关部门整治线上的“伪国学”培训,防范不良机构及内容上线,对于违规内容采取删除、屏蔽、断链等措施及时制止。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,不要被披着国学外衣的“伪国学”培训忽悠,要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
“国学热”升温,点亮国学传承之路,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回归。所以,不仅要加大对“伪国学”培训的打击力度,还要正确引导“国学热”,积极培育国学培训正规品牌,推广国学文化,满足消费者学习国学的需求,提高公众对国学经典的认知水平,让“伪国学”培训失去滋生土壤,更好地引导“国学热”健康持续发展。(戴先任)
责任编辑:张林保农货商家增长172%!《2025抖音电商店播发展趋势报告》发布_南方+_南方plus在近日举行的抖音电商开放日活动上,抖音电商发布《2025抖音电商店播发展趋势报告》,该报告集中展现了过去一年平台商家 ...
嘉农农业:果子还在树上,订单就已排满,连州水晶梨很抢手_南方+_南方plus盛夏时节,艳阳高照,梨果飘香。近日,在连州市西江镇的水晶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基地,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——连州市嘉农现代 ...
巧学经验谋发展,伽师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域干部赴佛山交流学习_南方+_南方plus为深入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理论,7月16日—27日,在佛山援疆工作队的协调下,伽师县组织全县各级乡村振兴工作领域102名干 ...
何小鹏:扎根广东,打造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_南方+_南方plus“城市出行用自动驾驶汽车,省内出行用飞行汽车,‘最后一公里’用人形机器人”——这是小鹏对未来出行的构思,也是正在努力实现的愿景。2月5 ...
挖掘新品种,激发乡村振兴新“荔”量|乡土专家服务典型村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_南方+_南方plus编者按:有一群人,他们是产业的行家里手,点缀在广东的乡间田野,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,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)4月10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该局联合当地警方端掉一个以矿石粉为原料制售假磷肥的窝点,查扣假冒劣质钙镁磷肥成品53余吨、原材料11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