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“巴浪鱼”终于实现人工繁育了。4月29日,鲹人由广东水产学会组织的育现“蓝圆鲹的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项目”成果评价会在惠州举办。
据介绍,代化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筹指导下,海洋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、牧场名优 “东江学者”吴锦辉及其团队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蠡教授、再添中山大学张勇教授等专家组成科研团队,品种共同开展蓝圆鲹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。广东工繁
自2023年开始,突破项目组多批次引进蓝圆鲹成鱼,蓝圆开展驯养试验,鲹人开发出了蓝圆鲹陆基养殖和亲本强化培育技术,育现成功构建了蓝圆鲹人工繁育群体。项目有人工繁育群体600尾,储备繁育亲本205尾,开展了蓝圆鲹的繁殖生理研究和人工繁殖尝试,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催产方案。
至今为止,项目共获取受精卵562万粒,孵化出仔鱼240万尾,平均孵化率42.70%,其中首批100万尾仔鱼已培育出鱼苗8.22万尾,育苗成活率8.22%,首次实现了蓝圆鲹的规模化育苗。在成果评价会上,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蓝圆鲹在广东粤东地区俗称“巴浪鱼”,不仅肉质鲜美,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吴锦辉说,经项目组评测,蓝圆鲹大规模制种可能性大,生长周期为8到10个月,推广应用空间大,其肉质相比野生捕捞的更为鲜嫩。在实现大规模化育种之后,蓝圆鲹可在粤东西、福建等海域推广养殖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众多海洋牧场水产品中,蓝圆鲹是为数不多的“异类”,人工养殖产品比野生产品更受市场欢迎。据了解,当前人工养殖的价格能达到120元/公斤左右,是野生产品价格的6-8倍。因此,开展蓝圆鲹苗种人工培育,进一步推动人工养殖具有重大经济价值,也是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近年来,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发力,集结“轻骑兵”专家深入塘头和深远海一线,将种业打造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“芯片”,加强优质品种培育,丰富养殖品种结构,以实际行动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。在不久将来,蓝圆鲹有望和石斑鱼、金鲳鱼等品种一样,实现“捕获”到“耕牧”的产业升级。
经略海洋长风起,筑梦深蓝正当时。作为海岸线总长全国第一、海域面积全国第二的海洋大省,广东凭海而立、因海而兴、因海而富,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。广东正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,着力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,“蓝色粮仓”愈发丰实,“海洋牧歌”越唱越响亮。
据悉,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、“东江学者”吴锦辉及其团队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蠡教授团队,中山大学张勇教授团队出席本次活动。
【作者】邓汉文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2025中央一号文件首提“森林粮库”,DeepSeek看好广东这些森林食品_南方+_南方plus日前,2025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。文件指出,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 ...
为满足患者用水需求,医院各病房统一配置了开水房。但给病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。为营造良好、安全的用水环境、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,上锦妇科病房近日为热水炉戴上一顶绿色“小帽子”。开水房在病房的 ...
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及物品的专用车,在危重病员的抢救中具有及时、准确、方便、易取的特点,为了让科室护士更好的掌握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,熟悉抢救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,保证做好应急状态下的抢救配合 ...
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:政企协同联动助力江门春耕起步稳_南方+_南方plus随着春日暖阳洒向大地,广袤田野上处处是忙碌的春耕景象。近日,平安产险江门中心支公司从物资捐赠、科技赋能、保险服务等多维度发力,为 ...
千亩七彩月季花海浪漫之约!赤坭如此“锡你”_南方+_南方plus阳春三月,春暖花开之际,一株株月季枝头摇曳,弥漫着素雅的清香,如梦似幻、浪漫醉人。在花都区赤坭镇蓝田村,近千亩的七彩月季竞相绽放,沐浴着 ...
来珠海,到和美乡村过大年_南方+_南方plus点击图片查看专题↑山海相拥,陆岛相望海岛浪漫特殊,乡村悠然自得这个春节,就要来点不一样的南方农村报联合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协会推出“请到广东和美乡村过大年” ...